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7的文章

自費門診的議題

自由時報 “林靜儀昨日投書媒體發表〈允許高官顯貴景福門診 限制人民自費看名醫〉一文並指出,醫界出身、持續在推動分級醫療制度的她雖然很不支持「名醫」的概念,但台灣的全民健保實施超過20年以來,上至高官顯要,下至市井小民仍迷信「名醫」,卻又不敢戳破這個事實。” 這 個議題牽扯太廣 第一:醫學中心門診量超大,門診費420元,台大醫院每日門診量約8-9000人。還不算衍生檢查費及藥費的數目。加上工時及健保總額的限制,很多醫院目前是維持現狀,不加或減少一些門診量 第二: 沒有特權的健保,特權的狀況也不能減少。前一陣子,seafood看門診的新聞就是例子。如果在正式的管道下,開放適當的自費門診,應該是現實最適當的做法。 第三: 不提以業績為主的醫院,就算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醫院,也沒辦法要求醫師,尤其是資深教授,完全以服務為目的。我們都看到澎湖仁醫的人格,但是要求全世界的醫師或全世界人類都要做慈善事業。 請問郭董應不應該以營利為目的? 張忠謀董事長? 國泰集團? 台新集團? 如果醫師花上半個小時解釋病情,健保給付420元?(醫師應該會從醫院分到1XXNT) 因此醫師可能只能花10分鐘,以免30號病患在外面抱怨!

半邊顏面神經痙攣 抖動的臉!!

圖片
"醫師,我的臉一直跳,是抽筋還是中風“ 病患進來就說。 這當然不是常見的疾病,但是神經內外科醫師的確常常看到。 ”請問跳動都在同一邊臉嗎?發生多久了“ 我問。 ”都在右邊臉,有時候沒有,有時候會比較厲害,大概好幾年了“病患說。 的確是如此,大多數病患的症狀多是慢慢出現,有時沒有,有時輕微。一直到比較明顯才會來看醫師。半邊顏面神經痙攣在醫學界已經知道超過一百年了。直到肉毒桿菌注射出現以前,一直是以手術治療為主,藥物(抗癲癇藥物)則留給病患不願意手術或不適合手術的身體狀況。 肉毒桿箘注射出現後,多數病患選擇較保守治療。但是因為肉毒桿菌注射次數多了,有時會有過量狀況造成眼睛無法密閉或肌肉僵硬等副作用。因此一部分病患還是回到神經外科諮詢有關手術方式及風險性。  半邊神經痙攣主要是由腦幹發出之血管,碰觸顏面神經造成。手術方式是在耳後將小腦撥開後,利用鐵氟龍棉絮將血管隔開,一般成功率約在八成左右。太高或太低的成功率代表需要與醫師多談談。術後最常見的後遺症與顏面神經相關,就是造成顏面神經損傷,約在2-3 %左右。